双调的拼音、解释、组词

双调的简介:

shuāng tiáo/diào
1.商调乐律名。 2.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阙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词曲的宫调,为十二调之一。《宋史.卷七一.律历志四》:「夹钟之宫为中吕宫,仲吕商为双调。」

2. 一阕词由上下二片合成者,称为「双调」。如踏莎行、虞美人等。

双调》,在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中,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宫调(曲牌)类别。在元杂剧、散曲中,“双调”是常见的曲牌之一,属于南曲体系中的一个宫调名。“双调”的名称来源于其音律特点:它的曲调形式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形成了一种对称和谐的结构。

详细解释

  1. 音乐术语:“双调”指的是在古代中国的一种传统音乐宫调。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宫调”是一种基于不同的音阶和旋律模式来分类和描述音乐作品的方式。每一个“宫调”都有其独特的音程关系和情感色彩。

  2. 文学应用:在元杂剧、散曲等文学形式中,双调常被用来写成特定的曲牌名称。“双调”往往搭配有特定的内容主题或格律要求。

造句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以《水调歌头》(双调)写怀人思乡之词。

  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借用“天净沙”这一曲牌名,而双调是其音乐宫调的一部分)

  3. 夜深千帐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使用的是《如梦令》的曲牌形式,但需注意,“双调”在此处是作为背景音乐宫调的一个说明)

  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此处“双调”指的是其所属的音乐宫调类别)

  5. 千里江山图卷,万里长空一色。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此句虽非直接使用“双调”,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追求,若设为《双调》所配曲目,则可作为其音乐背景)

以上句子中,“双调”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出现,而非具体曲目的名称。在具体的文学或音乐创作中,根据上下文和特定需求,可能会使用“双调”来指代某一宫调下的曲牌形式。

分词解释

shuāng

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2 偶,与“单”相对:~数。~号。3 加倍的:~料。~份。4 姓。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