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的拼音、解释、组词

及第的简介:

jí dì
科举时代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称科举考试中选为「及第」。【例】进士及第、状元及第

1. 旧称科举中试为「及第」。《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为及第。」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词语解释

及第(jí dì):这个词语源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一个概念。在封建社会,朝廷定期举办各种级别的考试选拔官员,称为科举考试。考生通过了这些考试并被录取,就被称为“及第”,意味着他们获得了进入官僚体系的资格。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及”表示达到或赶上,“第”指考场中的名次或者次序。因此,及第通常是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并被录取为合格生员、进士等。

  2. 引申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非科举时代,人们也常常用“及第”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如学业、比赛、艺术创作等)取得了显著成就或胜利。

  3. 文化背景:“及第”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还体现了封建社会对读书人的高度重视。对于士人而言,“及第”意味着有机会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造句

  1. 明朝时期的文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参加科举考试并最终及第,成为朝廷命官。
  2. 爷爷年轻时参加过好几次科举考试,终于在45岁那年成功及第,从此成为了一名正式官员。
  3. 小明从小就立志要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可以说是“文章不落第二”,充分体现了他追求及第的决心与毅力。
  4. 在现代职场竞争中,小王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顺利通过了公司的晋升考核,并最终及第,成为部门经理。
  5. 小林在本次国际设计大赛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真是可喜可贺,他这次可以说是成功地“及第”了。

分词解释

1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2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3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