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嗓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吊嗓子的简介:
diào sǎng zǐ
戏曲或歌唱演员在乐器伴奏下锻炼嗓子。
戏曲或歌唱演员在乐器伴奏下锻炼嗓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戏曲或歌唱表演者借由清唱或在乐器伴奏下锻炼嗓音、唱腔。【例】她每天一早起来便到阳台吊嗓子,勤练歌艺。
1. 戏曲或歌唱表演者借由清唱或在乐器伴奏下锻炼嗓音、唱腔。如:「她每天一早起来便到阳台吊嗓子,勤练歌艺。」
词语“吊嗓子”是汉语中的一种说法,通常用于指代练习声乐或者歌唱前的热身活动。其主要含义是指通过唱歌或发声来保持和提高嗓音的状态,避免因长时间不使用而导致的声音沙哑或是失去原有的声音条件。
详细解释
- 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嗓子,预防因为过度使用而引起的嗓音损伤。
- 方法:可以是简单的声带运动、长元音的拉伸练习或者是选择一些适合的曲目进行轻声哼唱。
- 重要性:对专业歌手或经常需要说话和唱歌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造句
- 演出前,小张老师让大家都好好吊嗓子,以免正式演出时声音不够圆润。
- 唱歌之前得先吊个嗓子,不然唱起来不舒服。
- 小王是个业余歌迷,每次唱歌前他都会仔细地吊一下嗓子。
- 在歌唱比赛中,参赛者们会在比赛开始前相互帮助吊嗓子。
- 每天工作之后,老李会找个小曲子练练声、吊个嗓子,以保持良好的发声状态。
这些句子展示了“吊嗓子”这一行为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情况和意义。
分词解释
吊
diào
1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丧。~孝。~唁。凭~。2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3 悬挂:上~(自缢)。~灯。4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皮袄。5 提取,收回:~销执照。6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嗓
sǎng
1 喉咙:~子。2 发音器官的声带及发出的声音:~音。哑~。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