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的拼音、解释、组词
九流的简介:
jiǔ liú
1.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 2.泛指各学术流派。 3.九品人物。 4.犹言各类,各种。 5.指各种才艺。 6.江河的许多支流。
1.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 2.泛指各学术流派。 3.九品人物。 4.犹言各类,各种。 5.指各种才艺。 6.江河的许多支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 江河的许多支流。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九流》是中国古代对诸子百家的一种划分方式,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出了先秦时期社会思想领域的九大派别。这“九流”是: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杂、农。其中,“儒、道、墨、法”四家影响最大。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理念和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仁爱、礼治与德行。
- 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崇尚自然无为,追求精神自由。
- 墨家:创始人是墨子,提倡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和社会公平。
- 法家:以韩非为代表,主张依法治国,重视法令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 阴阳家:与天文学、气象学等密切相关,强调自然规律和阴阳五行的概念。
- 名家(辩名析理):注重逻辑辩论,追求语言准确和理论清晰。
- 纵横家:以游说为职业,重视外交策略和技巧。
- 农家:关注农业生产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 杂家:综合了其他各家学派的观点,是一种包容多种思想的学问。
造句
- 在先秦时期,《九流》各学派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虽然儒家主张仁爱与礼治,但法家的思想也影响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构建。
- 道家认为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和谐的生活状态,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希望人们能够互相爱护、避免战争,这一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 这个问题可以从儒家的仁义角度和法家的法律条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分词解释
九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流
liú
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8 品类,等级:~辈。~派。9 指不正派: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