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塾本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塾本的简介:

shū shú běn
1.书塾,即家塾。宋元本书常有标明某人刊于书塾者,称书塾本。也称家刻本。参阅叶德辉《书林清话.宋私宅家塾刻书》。

  • AI解释

关于您提到的“书塾本”,这个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个广泛认可或通用的术语。可能是某种特定情境下使用的表达,或者是某些地区性方言中的一种说法。基于现有的信息,很难提供一个准确和详细的解释。

但是,如果我们假设“书塾”指的是中国古代私塾或学校中的教科书或教材,那么我们可以说,“书塾本”可能是指这类教科书或者教材的版本。在古代中国,私塾是普及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这些私塾中,学生通常会学习四书五经、基本汉字和简单的算术等知识。

基于这样的假设,以下是五个包含“书塾本”的造句示例:

  1. 为了研究传统教学方法,李教授收集了许多不同年代的书塾本,以便对比分析。
  2. 老家里的阁楼上还保存着一本清朝时期的书塾本,上面记载着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教育方式。
  3. 小时候,张爷爷常常给我讲起他年轻时在书塾里学习书塾本的情景,那时候的教育是如此纯粹和严谨。
  4. 现代学者们经常翻阅古代的书塾本,从中探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演变过程。
  5. 在一个博物馆的展览中,展出了一部保存完好的宋代书塾本,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假设性的情况编写的,如果“书塾本”有特定含义或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和使用。

分词解释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