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纶簿的拼音、解释、组词

丝纶簿的简介:

sī lún/guān bù/bó
1.明清内阁中保存诏旨底稿的簿本。

  • AI解释

丝纶簿》一词出自中国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指代帝王的诏令或朝廷的重要文书档案。在中国古代,“丝”往往象征着精细、珍贵,“纶”则是天子诏书的意思,而“簿”则表示记录或簿册。因此,《丝纶簿》形象地描绘了这些重要文件被详细记载和保存的情景。

造句

  1. 史官们日复一日地整理帝王的旨意和朝廷的重要文书,使之成为一卷《丝纶簿》,以供后人研究。
  2. 这部《丝纶簿》是了解古代政治体制、政策法令的关键文献之一,对于历史学者而言价值极高。
  3.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重要史料,《丝纶簿》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信息。
  4. 在古代档案馆中,《丝纶簿》与《金匮石室》一样被视为珍稀资料,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5. 每当有学者或专家想要深入了解某个历史时期的治理方式时,《丝纶簿》都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

这些句子展示了《丝纶簿》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突出了其作为重要文献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分词解释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簿

bù,bó

1 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3 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 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