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主体的简介:

zhǔ tǐ/tī/bèn
①事物的主要部分:合唱队以中学生为主体|主体工程已经竣工。②见“主体与客体”。
  • 简编版
  • 修订版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事物中的主要或关键部分。【例】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一切措施大都以他们为优先考量。

2.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例】在哲学系统中,主体便是一种个别自我。

3. 法律上指权利义务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即为客体。【例】他拥有这栋别墅的所有权,人是主体,而别墅是客体。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2.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 法律上使用行为主体或权利主体等用语,权利主体指可以享受权利、负担义务的个体。例如:《民法》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分词解释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