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机械的拼音、解释、组词

仿生机械的简介:

fǎng shēng jī xiè
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制造出的机械。如借鉴鸟类的形态和构造而设计出的飞行器,借鉴蝙蝠的超声定位机能而发明的雷达。

  • AI解释

《仿生机械》这一术语指的是模仿生物系统或生物结构设计和制造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工程学、生物学以及医学等领域,还涉及了机器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多个方面。

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概念背景: 仿生机械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中生物体的构造原理及其功能,从而设计并制造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机械设备或技术。这种方法不仅限于外观上的模仿,更多的是对生物系统的工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后,将其应用于机器的设计之中。

  2. 主要应用领域

  3. 医疗与康复:仿生机械的应用在医疗和康复中有着广泛前景,例如设计用于辅助行走的假肢等。
  4. 机器人技术:模仿人类或其他动物的动作、运动模式或生物特性来开发更高级别的机器人。
  5. 可穿戴设备:通过模仿人体结构或生理功能来制造能够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或增强身体机能的设备。

  6. 关键技术与材料: 制造仿生机械涉及使用多种先进的技术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新型智能材料、柔性电子技术以及生物力学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仿生机械具备了更接近自然生物的灵活性和功能性。

  7. 研究价值与意义:通过探索并模仿自然界中高效的能量转换、信号传输及物质循环机制,人们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且环保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造句举例:

  1.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发一种新型的仿生机械假肢,它能够模拟人类肌肉和神经的反应。
  2. 这款智能眼镜运用了仿生学原理,使佩戴者可以通过简单的头部动作来控制设备。
  3. 为了提高潜艇在水下的机动能力,科研团队借鉴了鱼类灵活穿梭于水中的方式,设计出了更加先进的仿生机械推进系统。
  4.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未来的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如同人类一样具备复杂的行为模式。
  5. 一种新型的仿生机械外骨骼正在测试中,它能够帮助残疾人士恢复行走能力。

分词解释

仿

fǎng

1 效法,照样做:~效。~古。~冒。~宋(印刷字体的一种,亦称“仿宋体”)。2 依照范本写的字:~影。~书。3 相似,好像:~像(仿佛相似)。~佛(fú)。二者相~。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1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危~。转(zhuǎn )~。契~。2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密。3 合宜的时候:~会。~遇。时~。4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器。~动。~关。5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能。有~体。6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智。~敏。~巧。~变。7 指“飞机”:客~。~场。~组。

xiè

1 器物,家伙:器~。机~。2 武器:~斗。军~。缴~投降。3 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