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道无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伯道无儿的简介:
bó dào wú ér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著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十˙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亦作伯道之忧。
1. 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著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也作「伯道之忧」。
《伯道无儿》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历史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一生忠诚、德行高尚但命运多舛,却未有子孙承继的情况。它主要反映的是个人在道德与家庭传承方面的遗憾。
“伯”在此是指古代的家族长或族中高年者,“道”为行为准则之意,在这里特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无儿”,即没有儿子继承家业或传宗接代的意思。整体来说,《伯道无儿》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情境:某人一生勤劳、道德高尚,但未能留下后代来承继他的德行和事业。
造句
- 尽管他在当地广受尊敬,并且以其无私的精神闻名于世,但由于《伯道无儿》,他还是无法将自己所珍视的价值观传给下一代。
- 虽然这家族的长辈们以《伯道无儿》来警示年轻一代要勤奋努力、守信立身,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 他的故事成为了当地流传的佳话,人们常常用《伯道无儿》来形容那些品德高尚却命运多舛的人。
- 在《伯道无儿》的故事中,主人公一生节俭自律,虽然没有儿子继承家业,但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影响了无数人。
- 从《伯道无儿》这一成语可以看出,古人在强调个人品德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家族传承和延续。
请注意,《伯道无儿》并非一个固定的历史典故或故事,而是通过这样一个说法来传达一种思想。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变通。
分词解释
伯
bó,bǎi,bà
1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父。~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6 姓。
无
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儿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