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箸的拼音、解释、组词

匕箸的简介:

bǐ zhù
1.亦作"匕筯"。 2.食具﹐羹匙和筷子。 3.指饮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进食用的羹匙和筷子。《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先主方食,失匕箸。」《北齐书.卷二三.列传.崔&3944_.gif;》:「裴自携匕箸,姿情饮啖。」

《匕箸》,这个词在古代中国文献中较为少见,其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读。根据现有资料,“匕箸”可能有以下两种理解:

  1. 匕与箸: 古代用来吃饭的工具,"匕"是一种类似汤匙的长柄器具,主要用于舀取食物;“箸”,即筷子。在古代文献中,常常用“匕箸”来泛指餐具或进餐。

  2. 比喻意义: 也有学者认为,“匕”和“箸”可以作为一种隐喻,用来形容一些工具或者手段。具体含义需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基于以上解释,我尝试提供五个造句以示例:

  1. 在古代文人的宴席上,他们不仅仅是在享受美食,更是在通过“匕箸”的使用来探讨学问与礼仪。
  2. 这个成语故事里提到,古人用“匕箸”夹取食物时的讲究,反映了当时对餐桌文化的重视。
  3. 为了更好地体验历史的韵味,“匕箸”的使用在一些古风文化活动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
  4. 在一次文化交流中,参与者们通过模仿古代人的就餐方式——用“匕箸”,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5. 虽然现在我们主要使用筷子(即“箸”),但了解“匕箸”的历史和象征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

请注意,“匕箸”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其具体含义可能依赖于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上述解释及造句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1 〔~首〕短剑。2 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先主方食,失~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