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末的拼音、解释、组词

副末的简介:

fù/pì mò
1.宋杂剧﹑金院本的脚色。从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 2.元杂剧中居次要地位的末。 3.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演出开场时向观众介绍剧情概要的角色,兼做杂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宋元时戏剧的角色。常与副净出现,专司开场或制造效果。《儒林外史》第一○回:「唱完三出头,副末执著戏单上来点戏。」

词语详解

副末(fù mò)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个角色名称,属于传统戏剧中的一种行当。在昆曲等中国古典戏曲演出中,"副末"是舞台角色的一种分类。“副”意味着这个角色的地位较“末”次一等或较为次要,“末”指的是扮演老生的角色,即老年男子。

副末通常由年轻的演员来扮演,负责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或者辅助主角进行某些环节的表演。在传统戏曲演出中,"副末"往往承担报幕、唱旁白、介绍剧情发展等工作,在戏剧情节进展中起到推动或补充作用。此外,“副末”有时也参与演唱和表演。

造句

  1. 在这出传统京剧里,年轻演员张明扮演了“副末”的角色。
  2. 舞台上,王老师以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一位机智的“副末”,为整场戏增添了亮点。
  3.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代戏曲行当,“副末”这个角色经常会被安排在教学课程中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
  4. 在这部戏曲剧目中,“副末”的台词部分非常重要,不仅起到了叙述剧情的作用,还丰富了整体演出的层次感。
  5. 小李作为新生加入戏剧社团后,通过扮演“副末”,逐渐熟悉并掌握了更多的传统戏曲知识和表演技巧。

分词解释

fù,pì

1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2 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3 相配,相称(chèn ):名实相~。其实难~。4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