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爵鬻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卖爵鬻子的简介:

mài jué yù zǐ
鬻:卖。因生活所迫,出卖爵位和子女。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卖去官位,抵押儿子。比喻生活极贫困。汉˙贾谊˙新书˙卷四˙无蓄:故失时不雨,民且狼顾矣,岁恶不入,请卖爵鬻子,!安有为天下阽危若此而上不者?亦作卖爵赘子。

1. 卖去官位,抵押儿子。比喻生活极贫困。汉.贾谊《新书.卷四.无蓄》:「故失时不雨,民且狼顾矣,岁恶不入,请卖爵鬻子,!安有为天下阽危若此而上不者?」也作「卖爵赘子」。

卖爵鬻子》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典故或成语,但我们可以从其中拆解“卖爵”和“鬻子”的含义来理解其意思。

  1. 卖爵:在古代,人们可以通过缴纳一定的钱财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向朝廷购买官职。这种行为被称作“买官”,而这里的“卖爵”则是指为了获取利益或逃避赋税等原因而出售自己所获得的官爵。

  2. 鬻子:“鬻”是一个动词,意思是贩卖、出卖。“鬻子”则指的是将子女当作商品出售。在古代中国社会中,这通常是因为极端贫困而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综合这两个部分的意思,“卖爵鬻子”可以理解为为了金钱利益而做出违背道德或法律的事情,比如通过买卖官职或出卖亲生子女来获得利益。

造句

  1. 古代某些官员为了升迁和获利,不惜走上了“卖爵鬻子”的不归路。
  2. 家境贫困的李家为了能让孩子上学,不得不卖掉儿子以换取学费,这实在是个非常悲惨的故事。
  3.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许多家庭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卖爵鬻子”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4. 有些人为了金钱利益而不惜违法乱纪,甚至走上了“卖爵鬻子”的道路。
  5. 官员为了谋取私利,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甚至出现了“卖爵鬻子”的现象。

以上就是对词语《卖爵鬻子》的解释及其造句示例。需要注意的是,“卖爵鬻子”更多是描述一种行为或状态,而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

分词解释

mài

1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2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3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4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jué

1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2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位。官~。~禄(爵位和俸禄)。~士。3 古同“雀”。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