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判文的简介:
pàn wén
1.即判决书。
1.即判决书。
- AI解释
《判文》一词在古代中国法律文献中专指法官或司法机构对案件所作出的判决书。它包含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适用的相关法律条款以及最终的处理决定等内容,是整个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详细解释
- 内容构成:判文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
- 起诉人与被告人的基本信息。
- 案件的具体情况描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
- 法庭审理过程的简要回顾。
- 关于案件事实的认定及证据分析。
- 相关法律条款的引用。
-
最终判决结果及其依据。
-
作用:判文不仅是对某一具体案件处理的结果表述,也是一种对社会具有规范意义的文书。它明确了哪些行为是被允许或禁止的,并为日后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案例。
造句
- 在宣读完这份判文后,被告深深地低下了头。
- 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认真地阅读了这封详尽的判文。
- 案件最终以这份判文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 这份判文将作为法律教育的一部分,供学生们学习参考。
- 他翻开了那份尘封多年的判文,仔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分词解释
判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