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哑的拼音、解释、组词

枯哑的简介:

kū yǎ/yā
1.形容声音沙哑。

  • AI解释

词语“枯哑”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枯”和“哑”,它们各自有特定的意义,在一起使用时,“枯哑”通常用来描述声音或人声音的状态。

  1. :意味着事物失去了活力、水分或者新鲜感。比如:“树木因长时间干旱而变得枯萎”。

  2. :指的是失去说话的能力,不能发出声音;也形容声音嘶哑、不清晰。

合起来,“枯哑”多用来描述一种声音非常沙哑、无力,仿佛被什么东西吸走了生命力的状态,通常用于文学创作中来形容人的状态或者声音。

造句

  1. 她因长时间的病痛,声音变得枯哑了,说话时就像风中的秋叶。
  2. 突然间,他感到喉咙像被什么紧紧缠住了一样,发出的声音是如此的枯哑
  3. 他的嗓子因为感冒而显得十分枯哑,听起来就像是沙粒在磨砺着耳朵。
  4. 在那片荒芜的土地上,唯一能听到的是枯哑的风声和远处几只鸟儿微弱的鸣叫。
  5. 她低声说道,声音枯哑如老树皮,似乎连空气都听到了她的痛苦。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具体的场景来展示“枯哑”一词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1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2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yǎ,yā

1 不能说话:聋~。~巴。~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2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嘶~。3 无声的:~剧。~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4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炮。5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