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的拼音、解释、组词

梁漱溟(1893-1988)的简介:

liáng shù míng (1893-1988)
学者。广西桂林人。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任研究部主任、院长。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1922年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提出东西文化比较观,将人类文化分为中、西、印三种类型,但又主张尊孔复古。著作还有《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

  • AI解释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生于1893年,卒于1988年,在中国文化界和社会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梁漱溟早年师从老师熊十力等国学大师,并在印度哲学和西方文化理论方面也有所涉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倡导乡村教育及推行新生活运动著称。

详细解释

  • 生平:梁漱溟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早年留学日本,在印度哲学和西方文化理论方面有过较深的研究。
  • 思想主张:他致力于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提出过“新生命主义”等社会、教育理论,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和谐的重要性。梁漱溟认为应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来解决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社会问题。
  • 代表作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 《乡村建设理论》

造句

  1.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提出的“新生命主义”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在探讨中国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时,梁漱溟主张要吸取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同时保留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3. 作为一名学者,梁漱溟不仅关注学术研究,他还积极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去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4. 梁漱溟提出的“新生命主义”理论试图通过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来解决现代社会中许多复杂问题。
  5. 研究梁漱溟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分词解释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

shù

1 含水荡洗口腔:~口。洗~。盥~(洗手或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