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君罔上的拼音、解释、组词

欺君罔上的简介:

qī jūn wǎng shàng
欺骗蒙蔽君主。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欺瞒蒙骗君王。三国演义˙第二回: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植党营私,欺君罔上。

1. 欺瞒蒙骗君王。《三国演义》第二回:「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植党营私,欺君罔上。」

词语详解

欺君罔上,出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负面评价,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皇帝或者上级进行欺骗、蒙蔽的行为。这个词中的“欺”是指欺骗,“君”是古代对于统治者的尊称,通常指帝王或长官;“罔”则是迷惑、愚弄的意思,“上”则指的是地位较高的官员或者是权威人物。

在古代,这种行为被视为极大的罪过,不仅会受到法律严惩,还可能遭到道德舆论的强烈谴责。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具体的上下级关系发生了变化,但是类似的不诚实和欺骗行为仍然被认为是不被接受的行为之一,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会交往中。

造句

  1. 小李经常向领导报告假的数据,这种欺君罔上的行为最终让他失去了工作。
  2. 公司领导要求员工真实反馈市场情况,任何欺君罔上、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3. 在历史上,许多官员因欺骗皇帝而被处死或流放,这是典型的欺君罔上案例。
  4. 他总是试图通过欺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欺君罔上的行为最终害了自己。
  5. 这种欺君罔上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公司的诚信文化,必须坚决抵制。

分词解释

1 诈骗,蒙混:~骗。~诈。~哄。~瞒。~诬。~诳。~蒙。童叟无~。2 压迫,侮辱:~负。~侮。~压。~凌。~生。~善怕恶。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