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成皋之战的拼音、解释、组词

楚汉成皋之战的简介:

chǔ hàn chéng gāo zhī zhàn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楚汉战争中,项羽在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一度打败刘邦,占荥阳、成皋,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公元前203年,曹咎引军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境内),欲与汉军决战,刘邦乘其半渡之际发动进攻,大败楚军,收复成皋。

  • AI解释

词语详解

楚汉成皋之战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于秦朝灭亡后,西汉初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之间的争夺战。这场战争发生在秦末农民起义平定之后,为争夺天下而展开的激烈对抗。成皋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是一个战略要地。

背景 在秦朝末年,各地诸侯起兵反秦,刘邦在灭掉项羽之前先建立汉朝,并击败了另一重要对手项羽。项羽在彭城一战大败后退守成皋,试图以此作为基地对抗刘邦。但最终,成皋之战成为了决定性的战役之一。

详细解释

  1. 战略意义:成皋是连接黄河以南和关中的要道,对于控制中原地区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
  2. 主要战斗:这场战斗中,汉军采用诱敌深入、设伏等战术,成功击败了项羽的军队。其中,刘邦的谋士张良和韩信在战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结果与影响:成皋之战是楚汉争霸的关键战役之一,最终为刘邦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造句

  1. 古代历史中的楚汉成皋之战,展现了战略家们运筹帷幄的智慧。
  2. 在电视剧《大汉天子》中,详细地再现了当年楚汉成皋之战的历史画面。
  3. 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成皋之战被视作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
  4. 成皋之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策略的对决,体现了当时历史人物非凡的战略眼光。
  5. 通过研究楚汉成皋之战的过程与结果,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战争特点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chǔ

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拷打)。~挞(拷打)。3 中国春秋时国名:~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声。~歌(楚人之歌)。~狂。~腰(泛称女子的细腰)。~辞。四面~歌。~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剧。5 痛苦:苦~。痛~。凄~。酸~。6 清晰,鲜明,整洁:清~。衣冠~~。7 姓。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