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道的拼音、解释、组词

栈道的简介:

zhàn dào
又称“阁道”、“复道”。中国古代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多出现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支架木排柱来支承的简支梁桥,或在陡壁上凿孔插入木梁,梁上铺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地势险绝的崖壁上连续凿洞,用木头插入,上铺木板架成悬空的道路。【例】我们将栈道烧毁,断绝敌军的通路。

1. 在险绝的崖壁上凿孔架木而筑成的道路。《汉书.卷四○.张良传》:「良因说汉王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三国演义》第一○○回:「连绵秋雨,栈道断绝,蜀人岂知吾等退军耶?」

2. 连接阁楼的通道。《淮南子.本经》:「延楼栈道,鸡栖井干。」汉.高诱.注:「栈道,飞阁复道相通。」

《栈道》一词主要指古代用以通达险峻或崎岖山地的一种建筑方式,它是依山凿穴、架木而成的小径。这些路径多建于悬崖峭壁之上,通过绳索、木板等材料搭建,供人行走,往往与军事、交通及文化历史紧密相关。

详细解释

  • 构造:栈道通常是在陡峭的悬崖上用石头或木桩支撑起横梁,并在其上铺设木板而成。
  • 用途:古代战争中用于行军;交通运输中为山地间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道路,也常用于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 历史意义:中国的栈道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有“五尺道”、“石门道”等。

造句

  1. 古代军队通过栈道穿越崇山峻岭,最终成功围困了敌军的大本营。
  2. 这段险要的栈道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见证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3. 为了发展山区经济,当地政府计划修复古老的栈道,并将其打造成一个热门旅游景点。
  4. 在参观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后,我们沿着古栈道一路走去,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5. 山间的小城因为栈道的存在而变得生机勃勃。每年夏季,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会踏上这段险峻又充满挑战的旅程。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栈道”一词的应用场景,还融入了一些历史文化背景,使得语言更加丰富、生动。

分词解释

zhàn

1 储存货物或供旅客住宿的房屋:货~。客~。~房。2 竹木编成的遮蔽物或其他东西:马~(养马的竹木棚)。~车(古代用竹木编成棚的车子)。3 用木料或其他材料架设的通道:~道。~桥(一种形似桥梁的建筑物,用于装卸货物、上下旅客等)。4 通过,越过:~山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