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修的拼音、解释、组词

儒修的简介:

rú xiū
1.贤能的儒士。

  • AI解释

《儒修》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用来指代通过教育和修养来达到儒家道德标准的过程或状态。其中,“儒”指的是儒家学派,强调的是礼义、仁爱等传统价值观;“修”,则是指个人品德与知识的提升过程。这个词语更多地用于描述一个人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进行道德修养的行为。

以下是关于《儒修》的五个造句:

  1. 这位老先生一生致力于《儒修》,他的言行举止都遵循着儒家的教诲。
  2. 小王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儒者,因此他正在认真地投入到《儒修》的过程中。
  3. 通过多年的《儒修》,张教授不仅在学识上有了显著提升,在为人处事上也变得更加温文尔雅。
  4. 在古代社会,《儒修》是一个人是否被认可为有德行的重要标准之一。
  5. 儒生们通过长期的《儒修》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学术修养,以期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儒修”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3 同“ 懦 ”,懦弱。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