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诊的拼音、解释、组词

切诊的简介:

qiē/qiè zhěn
1.四诊之一。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如脉象的变化,胸腹的痞块,皮肤的肿胀,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把所得材料与其它三诊互相参照,从而作出诊断。特别是切脉,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医界指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患身体的某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诊病方式。分脉诊和触诊两类。脉诊常自病人腕关节下方桡动脉的寸口部,探取脉象的变化。触诊是对病人的皮肤、腹、胸及病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包块或其他异常变化现象。

切诊》这个词在中医术语中指的是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诊断病情的方法。这是传统中医诊疗方法之一,与望、闻、问并称为“四诊”,是医生根据患者的脉象变化来推断其内脏功能状态和疾病性质的一种手段。

详细解释

  • 切诊:在中医实践中,“切”在这里意指触诊或触摸,而“诊”则是诊断之意。因此,“切诊”指的是通过医师的手法轻按患者手腕处的脉搏(即寸、关、尺三部),以此感知和分析患者的脉象特征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 脉象:在中医理论中,脉象是指通过触诊获取的生命信息,反映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不同的脉象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

造句

  1. 医生给病人进行详细切诊后发现他的脉象显示有心火过旺的症状。
  2. 李大夫擅长通过精细的切诊来准确判断病情,深受患者信赖。
  3.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症,中医师决定首先采用切诊的方法了解其脉象情况。
  4. 切诊是中医疗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医师从脉象的变化中洞察病人的健康状况。
  5. 在古代医书中,《切诊》常被列为辨识疾病的第一步,强调了它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具体地理解“切诊”这一术语,并感受其在中医诊断过程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qiē,qiè

1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

zhěn

1 医生为断定疾症而察看病人身体内部、外部的情况:门~。~断。~室。~脉。2 察看,验证:“匠石觉而~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