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庭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庭的简介:
gōng tíng
1.古代国君宗庙的厅堂或朝堂。 2.朝廷﹐公室。 3.公堂﹐法庭。
1.古代国君宗庙的厅堂或朝堂。 2.朝廷﹐公室。 3.公堂﹐法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宗庙的庭前。《礼记.曲礼下》:「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2. 法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郑月娥也到公庭,一个认哥哥,一个认妹子。」
《公庭》一词并非一个单独存在的词汇,而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名词或场所名称。在现代汉语中,“公”意味着公共、官方或者政府,“庭”通常指的是房屋的院落或正式的室内空间,也可以特指法庭。因此,《公庭》可以理解为一种官方、公众性质的空间,尤其常见于法律语境中,专指法院或者官方办公场所。
详细解释
- 公庭:在古代和现代不同语境中可能有所差异,但通常它指的是政府或公共机构的正式会面场所。在现代汉语中,这一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司法机关(如法院)及其内部进行审判或其他公务活动的空间。
造句举例
- 为了维护公正,法官每天都会在公庭上审理案件。
- 王律师今天要在公庭上为他的当事人辩护。
- 公庭是公开的场所,所有参与者都必须遵守严格的礼仪和规定。
- 在公庭上宣读判决书时,法官的声音需要清晰而有力。
- 作为公众服务的一部分,某些法庭会在周末开放公庭供市民旁听。
请注意,《公庭》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并不频繁,上述解释主要基于其字面意义及司法语境进行推测。如果你有具体应用场景或进一步的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分词解释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庭
tíng
1 堂阶前的院子:~院。~园。~除(“除”,台阶)。2 厅堂:~宇。~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3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法~。4 古同“廷”,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