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礼的拼音、解释、组词
催生礼的简介:
cuī shēng lǐ
1.旧俗,母家在女儿将分娩时,送礼到婿家,叫"催生礼"。宋吴自牧《梦粱录.育子》:"杭城人家育子﹐如孕妇入月期将届﹐外舅姑家以银盆或彩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或纸盖之……并以彩画鸭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枣﹑栗果﹐及孩儿绣?彩衣﹐送至婿家﹐名催生礼。"
1.旧俗,母家在女儿将分娩时,送礼到婿家,叫"催生礼"。宋吴自牧《梦粱录.育子》:"杭城人家育子﹐如孕妇入月期将届﹐外舅姑家以银盆或彩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或纸盖之……并以彩画鸭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枣﹑栗果﹐及孩儿绣?彩衣﹐送至婿家﹐名催生礼。"
- AI解释
《催生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主要在孕妇即将生产时举行的仪式。这种习俗旨在通过特定的行为和活动来促进孕妇顺利分娩,为新生命的到来祈福,并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
详细解释
- 目的:催生礼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仪式或行为促使孕妇顺利分娩,同时也包含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祝福。
- 时间点:通常在预产期前后进行,有时候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推迟。
- 内容:
- 食物相关:准备一些有助于顺产的食物或饮品,如红糖水、鸡肉等传统认为能促进子宫收缩和舒缓的食品。
- 礼仪活动:包括祭祀祖先、点灯祈福等活动,以求保佑孕妇平安顺利分娩。
- 文化背景:催生礼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生命起源及家庭延续的重视。通过这种仪式,不仅表达了对母子健康的祝愿,也有助于增强家庭成员间的联系。
造句
- 在催生礼上,全家人围坐在一桌前,一边享用着精心准备的食物,一边为孕妇祈福。
- 村里的长辈说,举行催生礼是为了让产妇感到安心和温暖,有助于顺利生产。
- 妈妈告诉我,在我出生那天,全家人都参与了隆重的催生礼仪式。
- 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在催生礼上特别注意食用一些传统认为可以促进产程的食物。
- 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催生礼虽然仍有意义,但已经简化了许多,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支持和祝福。
请注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催生礼》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在许多家庭中仍然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而保留下来。
分词解释
催
cuī
1 使赶快行动:~促。~办。~讨。2 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化。~生。~眠。~奶。~肥。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礼
lǐ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