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举无避的拼音、解释、组词

刺举无避的简介:

cì jǔ wú bì
刺举:侦察揭发;避:回避。侦察揭发不法行为,不回避权势。形容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

  • AI解释

《刺举无避》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的思想家管仲所著的《管子》,是成语“刺举无避”的来源。其大意是说,对于国家、社会中的不正之风或违法行为应当勇于揭露和纠正,即便触犯到权贵也绝不回避。这里的“刺”指的是针砭时弊,“举”则指揭发、举报。这句话强调了对社会不良现象敢于提出批评与改正的态度,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公正、直言敢谏的文化传统。

以下是五个使用“刺举无避”的造句:

  1. 作为一名舆论监督者,他始终秉持着“刺举无避”的原则,勇敢地揭露各种社会丑闻。
  2.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做到“刺举无避”,社会才能更加公平、正义。
  3. 在反腐斗争中,“刺举无避”精神尤为关键,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勇于站出来检举腐败行为。
  4. 他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这种“刺举无避”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5. 政府应当鼓励公民和媒体以“刺举无避”的方式来揭露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分词解释

cì,cī

1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绣。~伤。~杀。2 暗杀:~客。被~。行~。3 侦探,打听:~探。4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讥~。5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鱼~。~丛。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2 防止:~免。~孕。~嫌。~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