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命的拼音、解释、组词

元命的简介:

yuán mìng
1.天之大命。 2.长寿。 3.指六十一岁。旧以干支纪年,六十岁为一甲子,至六十一岁,又当生年干支,谓之元命。宋范成大有《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作诗自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大命、天命。《书经.多士》:「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汉书.卷七五.李寻传》:「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

2. 古以六十岁为一甲子,至六十一岁又逢生年干支,称为「元命」。

《元命》这个词组实际上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文化中的术语。在现代汉语中,它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组合,因此其定义和用法需要进一步明确上下文环境才能给出准确解释。不过,在某些古籍文献或者古典哲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可能会有类似“元命”的表达形式,例如“元气”、“元命论”等概念可能有所关联。

  1. :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元”常被用来指代宇宙之始或根本。它也可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根源。
  2. :通常指的是命运或者生命的过程。

根据这些概念,如果假设“元命”是指与宇宙的根本或生命的本质相关联的某种理论或观念,那么可以这样解释:“元命论”是一种探讨宇宙本源和生命本质关联性的思想体系。它可能涉及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自然、天地人三才合一的理念,或者在道家思想中的某个特定分支。

造句

  1. 道家学者们常讨论《元命》理论,试图探求宇宙万物的本原。
  2. 古籍记载中提到,《元命经》是研究宇宙之始、生命之源的经典著作之一。
  3. 在古代哲学家中,有人致力于阐述《元命论》,揭示自然与人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4. 研究者们通过分析先贤们的著述,试图复原《元命学说》的核心思想。
  5.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元命观》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解释是基于对“元”与“命”的概念进行合理推测的结果。实际应用中,“元命”这样的词汇或理论需要参考具体的历史文本或研究资料来确定其确切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yuán

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 同“圆”。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代。~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mìng

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 )。~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4 给予(名称等):~名。~题。~意。5 指派,使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