毙而后已的拼音、解释、组词

毙而后已的简介:

bì ér hòu yǐ
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死而后已。礼记˙表记: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1. 死而后已。《礼记.表记》:「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毙而后已》这个词语实际上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误写或误听。正确的成语是“毕其功于一役”,它出自《汉书·霍光传》,原意是指在一次战役中完成全部的功业,引申为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的意思。

解释:

  • :尽、完。
  • 其功:指全部的工作或任务。
  • 于一役:在一个行动(战役)中。

整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某个行动中就将事情全部完成,不拖泥带水,也不再进行后续的处理。这通常用于描述高效解决问题的情况。

造句:

  1. 我们要利用这次市场调整的机会,毕其功于一役,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
  2. 这次改革必须一次性完成,不能拖沓,要力争在一次行动中毕其功于一役。
  3. 在这次科技项目中,我们团队的目标就是一次努力,毕其功于一役,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 为了尽快完成搬迁工作,我们要集思广益,力争毕其功于一役,确保一切安排得当。
  5.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在一次行动中就把它彻底解决,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分词解释

1 死:~命。击~。2 仆倒:“郑人击简子中肩,~于车中”。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4 太,过:不为~甚。5 同“ 以 ”。